找到相关内容643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直道录

    祟。予及诸善士等,为之诵经礼忏,瑜伽施食,以超荐之,渐得平复。而丐者于夜深时,潜伏桥堍,裸体披发,俟行人孤孑者,作鬼啸声逐之。被逐者惶怖疾趋,或遗囊橐,急取以去。其人归家,因惊得病。问之师巫,曰:“...

    袾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3142389462.html
  •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远离,顺于解脱乘,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八、何谓“禅波罗蜜”31?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0a...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789888.html
  •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

    发菩提 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注:《优婆塞戒经》卷一,见《大正藏》第24册, 第1035页。)其次,就业因所生之果报而言,概分之,有(1)现法果── 现世即会得到的果报。《瑜伽师地论》第九卷特别...

    任宜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3990567.html
  • 商羯罗的解脱观及其思想渊源

    [48]或者说,一般世俗之人把种种添加的属性(upadhi)都附托在阿特曼之上。   商羯罗在《示教千则》里使用附托来对无明加以定义,这样就说明了无明的本质含义和作用。他在《梵经注》中有时还像瑜伽派..., p. 4.   [49] avidyadin klesan,《梵经注》IV,2,7。《瑜伽经》II,3说:“烦恼是无明…”。   [50]《示教千则》I,15,21。   [51] 约公元...

    孙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691538.html
  • 石刻的圣迹——中国石窟寺巡礼

    644年从天竺归来翻译《瑜伽》、《般若》诸经,再到此稍后(公元720年左右)"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长安翻译《大日》、《金刚顶》等密宗经,长安译场一直扮演着佛教在华传播理论策源地的角色,历经...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292664.html
  •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念佛、讲经、办教育、做慈善等等。人们通常会认为,弘法利生,只选取一两件做去就行了,很难同时兼顾多种,而慈善事业因财力物力等诸多原因,尤难为人们所兼顾。1930年代初,太虚在《瑜伽菩萨戒本讲录》中明确地...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
  •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

    未加追问,反更优礼有加,敕令驻锡西京弘福寺,寺内置翻经院,一切经费由国家供给,并亲赐《瑜伽师地论》之序,即今之《大唐三藏圣教序》,勒石于碑,不仅成就玄奘大师之译经事业,亦奠定了唐宋以降千百年来佛教...将其十大师论著的诠释,撷取精要,以护法论师的注释为主,玄奘结合自己的见解,编著为《成唯识论》一书。由于玄奘之学根于护法,传至戒贤,而弘扬无著、世亲之法统,糅合唯识十大论师之精义以为唯识新学,乃瑜伽行...

    弘学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3393389.html
  • 佛法概要-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

    搞错了,如果真想独立,我们自然要依赖某个人,为什么不依赖上师或佛呢?事实上,上师和弟子的关系是使一个人争取独立的最重要关键,金刚乘的修行者在修上师瑜伽(上师相应)时,最后要把自己的意念和上师的意念溶和...

    宗萨钦哲仁波切

    |基础|佛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08564493513.html
  • 从《楞伽经》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

    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   [⑩]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11]原文中的“义”即第一义或第一义谛,非语言符号的所指声音所表示的意义。这里按照南怀瑾的意见,翻译成“真义”。   [...

    李恕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593692.html
  • 禅七与禅宗

    而得名的一个派别,因此以禅作为本宗的法门,无疑这是禅宗最大的特点。但是禅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印度佛教的小乘禅数和大乘佛教的三昧禅,也不是其它中国佛教派别,如法相宗的瑜伽行、净土宗的念佛禅、天台宗的止...

    印顺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294078.html